简介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是澳大利亚的公立大学。悉尼大学是全澳和整个大洋洲第一所大学,创立于1850年,位于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府悉尼。悉尼大学目前有52,789在校学生(2014 年统计)。
悉尼大学历史上培养了一系列的重要人物,包括七位澳大利亚总理(包括现任总理麦肯·腾博)、23位最高法院法官、联合国大会主席、国际法院院长、世界银行总裁、七位诺贝尔奖或克拉福德奖得主等,并有100名学生获得罗德奖学金。
悉大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市中心西南,其哥特式的主楼和其它历史建筑是重要的文物遗产。160年后,现在学校已有多个校区,其中多数集中在悉尼,此外学校在澳大利亚全国各处以及国外拥有其他教研设施。
悉大是澳大利亚八大名校的成员,在澳大利亚被归为6所砂岩学府之一。悉尼大学同时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与亚太国际贸易教育暨研究联盟的成员。
校区
悉尼大学有一个由两个毗邻的校区组成的主校区组合,八个分校区和其他研究设施。此外悉尼大学还在悉尼市中心、主校区周围和其他地区拥有可观的非教研用不动产,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市中心正中马丁广场2号的查雷斯大楼(Challis House)。
主校区
主校区位于悉尼内城区,中央商业区西南的两个区:坎伯当和达令顿(Darlington),面积72公顷(包括学校自有的50.6公顷和各附属书院拥有的21公顷)。20世纪下半叶,由于学校的迅速发展,学校在毗邻的达令顿区购置土地,也就是现在的达令顿校区。坎伯当校区和达令顿校区一起组成了主校区。主校区是悉尼大学的行政总部,有文科、理科、工程、建筑、教育和社工、药学、兽医和商学等科系,同时也是法律和医学系的总部。主校区也是学生课外生活的中心,是学生会(University of Sydney Union)和学生代表会议(Student Representative Council)的总部。学生会在主校区拥有三座建筑,提供餐饮和休息娱乐场所,以及供学生使用的会议和活动设施。每年三月新学年开始之前,学生会都会举办迎新周活动,其中重点是由各学生社团在主楼前的草坪上设立的摊位。主校区交通便捷,离红厥火车站(Redfern railway statio)步行只要10分钟,离悉尼中央车站步行大约20分钟。主校区北边的巴拉马打路(Parramatta Road)以及坎伯当和达令顿校区的界路——城路(City Road)都是悉尼的重要巴士走廊。
分校区
悉尼大学的分校区有:
1. 麦勒街(Mallett Street)校区(悉尼内西区)——主要为护理学系使用,以及语言学校和临床研究中心。
2. 坎伯兰(Cumberland)校区(悉尼西区)——卫生科学系。这座位于悉尼西区的利德3. 肯姆区(Lidcombe)的校区原是独立的坎伯兰卫生学院,20世纪80年代被政府并入悉尼大学。在此的卫生科学系包括了除医科以外的其他卫生科系,例如理疗、语言治疗、放射治疗、职业病治疗,以及健身科学和卫生信息管理。校区得名于坎伯兰卫生学院,而卫生学院得名于悉尼大都会区的郡级区划,坎伯兰郡(历史上曾有郡政府,现已停止运作,但土地管理制度下仍有此建制)。
4. 萨里山(Surry Hills)校区(悉尼市中心)——牙医系,并包含悉尼牙医院。牙医系的另一附属医院部门是在威斯密(Westmead)的威斯密医院内的威斯密口腔卫生中心。
5. 圣詹姆士(St James)校区(悉尼市中心)——法学系。这座位于市中心菲利普街(Phillip Street),新南威尔士最高法院对面的大楼过去是悉尼大学的法律系,悉尼法学院。2009年,悉尼法学院大部搬入了位于主校区的新法学院大楼,而圣詹姆士校区现在主要用于研究生课程。校区得名于大楼对面的圣詹姆士教堂(St James Church)及以此命名的圣詹姆士教区。
6. 洛泽尔(Rozelle)校区(悉尼内西区)——悉尼艺术学院。散布在这座三面环水的花园式校区内的历史建筑现在是悉尼大学的美术系——悉尼艺术学院的校舍。这组名为科克布莱德建筑群的建筑建于1878年到1884年,由当时新南威尔士的政府建筑师詹姆士·巴奈特(James Barnet)设计。这里原来是一座大型精神病医院,凯兰园精神错乱和犯罪精神病人疯人院(Callan Park Lunatic Asylum for the Mentally and Criminally Insane )。20世纪末,精神病医院搬入半岛西部的新院院舍,悉尼艺术学院随之搬入科克布莱德建筑群。
7. 悉尼音乐学院(悉尼市中心)——音乐系。原新南威尔士州立音乐学院在1990年并入悉尼大学,成为悉尼大学音乐系的一部分(音乐系的另一部分在主校区)。音乐学院的校舍坐落在皇家植物园内,悉尼歌剧院附近。主体建筑是一座城堡式的古典建筑,1815年建成,新南威尔士早期著名流放犯建筑师弗朗西斯·格林威(Francis Greenway)设计。这座当时被称为“马的宫殿”的建筑19世纪时是总督府的马厩, 1915-1916年改造成音乐学院。1994年校方调查后发现音乐学院校址不敷使用,开始考虑迁校。1997年决定将全校搬出,原址扩建,在保护主楼建筑的同时,在内部,主楼地下和周围地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扩建,将入口改为主楼前的一个沉降式广场,扩建了大规模的教学和表演空间。2001年改扩建工程竣工,音乐学院搬回原址。悉尼音乐学院的附属中学,音乐学院中学,也在这座建筑内。
8. 卡姆登校区(悉尼郊区)——兽医系和农业系。位于悉尼农郊的坎姆顿校区是兽医系和农业系的试验农场和牧场。
9. 伯伦街(Burren Street)校区(悉尼内西区)——交通运输及物流研究所(Institute of Transport and Logisitics Studies),位于主校区附近的纽镇。
院系
悉尼大学的教学研究组织结构仿照牛剑,第一级机构是系(Faculty),下辖各学院(School)和研究所(Institute),学院下辖各科(Department)或专业(Discipline)。这个结构不同于美国和中国一些大学通用的以学院为基本单位的组织结构,但是一部分学院不隶属任何系(或者自成一系但没有系级机构),行政级别上和系是同等的。过去各系分属三个牛津式的大学院(College)——人文、理工和医药(相当于剑桥的学院(School)或中国一些大学的“部”),但是2000年代末悉尼大学取消了大学院的建制。悉尼大学现有16个系和独立学院 (按照学科英文字母排列)。
1. 农业、食品及自然资源系(Faculty of Agriculture, Food and Natural Resources)——悉大农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0年开课的农业专业,全系现有100个教研员工,现有三个研究专业:农业和资源经济、农作物和食品系统、农业环境系统。此外该系下属还有植物繁殖研究所。该系与兽医系和理科系组成悉大的自然科学院系组。
2. 建筑、设计及规划系(Faculty of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Planning)——建筑系由四个专业组成:建筑与关联工艺、建筑及设计科学、设计计算学和认知学、城市和乡村规划和政策。建筑系毕业生包括数位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建筑师。
3. 文科及社会科学系 (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文科系是全校历史最悠久的院系,1852年开始授课,1856年任命第一个系主任,历任系主任包括了澳大利亚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学者、作家和科学家。2011年,原来的经济与商学系下的经济学院被并入,系名随之改为现在的名字。该系下辖五个学院:文学、艺术及媒体学院;语言文化学院、哲学及历史研究学院、社会及政治学院、经济学院,此外还有国际安全研究所和政府学研究生院。
4. 商学院 (Business School)——创建于1920年的经济系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经济与商学系,下辖经济学院和商学院。2008年开始,学校决定将原经济学院下的科系逐步转入文科系,成为文科系下的两个学院和两个研究所。2011年,经济与商学系被撤销。原商学院和原经济学院的少数学科组成独立商学院。商学院会计和金融系在权威排名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2013年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九。下辖八个科系:会计、商业分析,商务信息系统、商法、金融、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工作和组织学(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和劳资关系),以及两个研究生院:交通运输及物流研究所和劳资关系研究所。从1999年至2005年商学院曾与新南威尔士大学合办澳大利亚管理研究生院(AGSM),并于2005年结束与该校的合作后,于2010年自行推出“全球高阶工商管理硕士”(Global EMBA)课程,并于2012年重新推出“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其中全球高阶工商管理硕士连续于2013~2015年获《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的《BOSS》副刊对澳大利亚该类课程评价中排名第一。此外,悉尼大学商学院的管理硕士 (Master of Management) 也是全澳大利亚唯一获选加入CEMS联盟的课程,并于2014年于QS全球管理硕士程排名第49名,及 2015年Finacial Times 排名全球第 39名,并为全澳大利亚第一 。
5. 牙医系 (Faculty of Dentistry)——创建于1901年的牙医系是澳大利亚第一座牙医学院。下辖两所附属医疗设施:位于悉尼市中心的悉尼牙医院,和位于西区威斯密的威斯密口腔卫生中心。
6. 教育及社工系 (Faculty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原教育系成立于1910年,1989年悉尼教育学院(前身为1906年建立的悉尼教师学院)并入。原文科系下的社会工作与政策学院成立于1940年。2003年教育系与社会工作与政策学院合并成为教育及社工系。
7. 工程及信息技术系 (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1920年成立的悉大工程系是澳大利亚第一所工学院,至今仍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工学院之一。根据权威排名榜QS世界工学院的2011年排名,悉大工程系在土木工程方面世界排名第21,机械工程方面世界排名第27。工程系最早是1883年开课的理学院工程专业,1909年成立工学院,1920年升为独立系。20世纪5、60年代,工程系随着大学的扩招和科技的发展迅速发展,以至于学校新设立的达令顿校区的大部都为工程系使用。现在工程系除了在坎伯当校区有一座风洞外,其余设施都在达令顿校区。工程系下辖六个学院:航天、机械及电子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及生物分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及资讯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工程及信息技术学系研究生院,此外还有十多个各领域的研究所。
8. 卫生科学系 (Faculty of Health Sciences)——卫生科学系前身是1973年成立的坎伯兰卫生学院,1979年迁至位于悉尼西区的现校区,1989年并入悉尼大学,1994年护理专业并入悉尼护理学院。下辖九个科:卫生行为和社会学、健身和体育学、卫生信息学、医疗放射学、职业病治疗、视觉矫正、物理治疗、康复咨询、语言病理学。
悉尼法学院 (Sydney Law School)——1855年成立的悉尼法学院是澳大利亚最早成立的法学院,是澳大利亚公认的质量、名誉最高的两所法学院之一。QS世界法学院2011年排名中悉尼法学院名列第11。社科研究网络(SSRN)将悉尼法学院在法学院排名中排在世界第22、澳大利亚第一,而在世界法学研究机构中排名第四。悉尼法学院曾三次赢得世界最高等级的国际法模拟法庭赛,杰萨普赛(Jessup Moot)的冠军。悉尼法学院的校友包括一位联合国大会主席,一位国际法院院长,四位澳大利亚联邦总理,23位澳大利亚最高法院(联邦高等法院)法官(超过总数的50%),及22位罗德奖学金获得者。澳大利亚历史上至少发生过两次(1974-1975年和1998-2001年)国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首长(总督、总理和首席大法官)都是悉尼法学院毕业生的情况。和悉尼医学院相似,悉尼法学院的本科课程入学要求包括必须同时入读,或已完成,至少一个其他本科学位。如学生获得录取同时入读(即“双学位课程”),则在修习其他本科学位同时开始基础法律课程,但要在完成其他本科学位之后才能开始其他法律课程。
9. 悉尼医学院 (Sydney Medical School)——1856年成立的悉尼医学院是澳大利亚最早成立的医学院,是澳大利亚乃至亚太地区最受好评的医学教学和研究机构之一。悉尼医学院的附属教学医院遍布新南威尔士州,其中七所是悉尼大都会区的大型医院,两所是乡镇地区大型医院,其他还包括数座较小型的医院。医学院下辖八所临床学院负责在这些医院的临床教学。医学院下辖还有两所学院和一个科:公共卫生学院和医疗科学学院,以及乡村卫生科。和悉尼法学院相似,悉尼医学院的本科课程入学要求包括必须同时入读,或已完成,至少一个其他本科学位。如学生获得录取同时入读(即“双学位课程”),则在完成其他本科学位之后开始医学课程。悉尼医学院的医学学士双学位课程入学分数线是澳大利亚所有大学本科专业中最高的。
10. 悉尼护理学院 (Sydney Nursing School)——悉尼护理学院的前身是1970年设立的坎伯兰卫生学院的护理学院。1990年,原来的悉尼技术教育学院下辖的护理学院并入了悉尼大学,次年以此为基础在校本部也设立了护理系。1994年原坎伯兰卫生学院的护理学院行政上并入了护理系。2005年,所有护理科系并入麦勒街校区。到2004年为止,新南威尔士州所有注册前护理课程都由悉尼大学授课,但在2004年悉尼大学以学生人数过多负担太重为由,经过联邦政府批准把注册前护理课程分散到全州其它大学,使得悉尼大学得以专注高质量的双学位护理课程、研究性课程和研究生教育。2005年该系改名护理与接生学院,2009年改组为悉尼护理学院,使得护理系在名称上和其它两个专业系(医学院和法学院)得以一致。
11. 药剂系 (Faculty of Pharmacy)——药剂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9年开始的药剂专业课程。1949年开始药学研究项目,并开始任命药学教授,1960年开办药剂学士课程。2000年药剂科独立建学院,成为澳大利亚第一所药剂学院, 每年培训药剂学学士, 硕士及博士。毕业生多成为澳大利亚执业药剂师,学术或药厂制药研究人员。
12. 理学系 (Faculty of Science) ——悉尼大学开始授课的1952年就开始了理科课程并任命了数学与自然科学教授,但是要到1882年才将文理科分系,建立了理科系。理科系下辖七个学院和一个学院级研究组(Unit),11个其它专业,以及12个各领域的科学研究所。学院(研究组)分别是:生物学院、化学院、地学院、科学的历史与哲学研究组、数学统计院、分子生物学院、物理学院、心理学院。其它专业(大部分是与其他院系合办或合作的)分别是:农业化学、解剖及组织学、信息技术、疾病学、药学、生理学、环境科学、人类营养学、传染病和防疫学、分子生物技术、土壤科学。
13. 悉尼艺术学院 (Sydney College of the Arts)——悉尼艺术学院是悉尼大学的视觉美术系。校址在位于悉尼西区的洛泽尔校区。艺术学院的工作室包括陶瓷、珠宝和饰物、玻璃、摄影、影像与数码艺术、绘画、印刷艺术、雕塑、表演和装置艺术、理论研究。
悉尼音乐学院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悉尼音乐学院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最具盛名的音乐学院之一。1915年新南威尔士政府拨款将原总督府马厩改建为音乐学院。1916年3月6日新南威尔士州立音乐学院正式成立,1918年附属中学成立。1935年音乐学院建立了美声学院。此后悉尼音乐学院按照“社区(业余)、中等(中学)、高等(学院)”的三部教育模式逐渐发展成了完整的音乐专业大学。1990年音乐学院并入悉尼大学,改现名。悉尼音乐学院培养了包括一大批澳大利亚和国际知名的音乐家,例如台裔小提琴家林昭亮、小号家詹姆士·莫理逊(James Morrison)、指挥家西蒙·杨(Simone Yong)等。
14. 兽医系 (Faculty of Veterinary Science)——兽医学院创办于1910年3月22日,当时是澳大利亚第二所兽医学院,但随着1930年墨尔本大学兽医学院的关闭,现在已是全国教研历史最长的兽医系。1923年兽医学院升为兽医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澳大利亚唯一的大学兽医科系。1936年兽医系开始在悉尼远郊购置牧场和实验设施。兽医系的附属教学医院和诊所包括:悉尼小型动物医院、坎姆顿大型及小型动物医院、牲畜兽医服务、以及鸟类、爬虫与稀有宠物医院。
校徽和校训
1857年,伦敦的纹章院授予悉尼大学盾章。
悉尼大学的纹章由几部分组成。上部三分之一(纹章学称“主带”)是同时象征英格兰和剑桥大学的“行守之狮”(Lion Passant Guardant)(三足着地,前右足擡起,身体侧面、面部正面朝观者)。主体下部是点缀四枚八角星的蓝十字,类似当时已作为新南威尔士的非正式标志使用的“南十字星”图案,不过一般十字上会有五颗星——中心一颗,四脚上各一颗,且一般使用五角或六角星:参见1876年起用的新南威尔士州徽。有研究认为在悉大校徽上使用八角星是反映了1830年代授予英国国教会澳大利亚教区的徽章。此外,校徽上的中央位置上则放置了一本象征牛津大学的打开的书(不过此标志在学术机构徽章中使用相当广泛)。纹章下方是载有校训的绶带。
悉大的校旗设计与盾章相似。
悉大的校训为 Sidere mens eadem mutato(拉丁文,意思即:繁星纵变,智慧永恒;英文译作: "Though the constellations change, the mind is universal"),原本寓意是说“即使南、北半球的星象不同,享有的知识和智慧却是一样的”。后来衍生出来的涵义为“悉尼大学在南半球传承了北半球古老名校们的传统”。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与悉尼大学校友Clive James在他1981年发表的自传体小说《Unreliable Memoirs》中,打趣地将悉尼大学校训误翻为:“悉尼大学实际上是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横向平移了大约12,000英里”。
2010年,悉尼大学开始使用新设计的校徽。新标志保留了1857年授予的正式盾章,但是简化了纹章的组成部分,除掉了纹章下的校训绶带,并把外形改成了简单的盾形。在少数正式场合和正式文件上仍继续使用1857年的纹章。
权杖
悉尼大学的权杖(Mace)于1854年制成,象征着校董会的权力,由当时的新南威尔士总督代表维多利亚女王并以她的名义赐予悉尼大学。杖头用白银打制,杖身为硬木。杖头上用黄金分别饰以皇家、新南威尔士殖民地和悉尼大学的纹章,四周的装饰主题则是英格兰玫瑰、苏格兰蓟和爱尔兰三叶草。杖头顶端是英国皇冠样式,下部饰有拉丁文格言“DOCTRINA PARET VIRTUTEM”(意即让教育推动美德)。
权杖的正式执杖官是总仪仗官(Esquire Bedell),在毕业典礼和其他正式仪式的入场和退场队伍中,持权杖走在校监之前。在大礼堂进行仪式时,权杖放置在台上的特制权杖架上。
此外,悉尼大学的另一柄仪式用杖是赫尔舍姆子爵夫人纪念杖(Lady Hailsham Staff),塔斯马尼亚黑木制杖柄,顶端从下到上依次是爱尔兰大理石球、银制苏格兰蓟、和子爵夫人小冠冕,饰有斯里兰卡蓝宝石。在正式仪式上由侍从仪仗官(Yeoman Bedell)持杖。
学术
在2014年度QS世界大学排名中悉尼大学名列全球37名,为全澳第三。2012-2013年度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全球第62名,亦为全澳第三。
2013-2014年度英国泰晤士报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中(仅根据学术声誉排名),悉尼大学名列全球第49名,全澳第三。
悉尼大学现有净资产(2012财政年)为35.1亿澳元,其中长期捐赠基金为8.50亿澳元。2012财政年学校的年度资金周转总额是17亿澳元。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负责核发研究经费的部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ARC)2010年审核的2011年度研究经费分配,在主要针对研究机构的“杰出研究中心”分类里悉尼大学所获经费排名第二。2015年,在ARC发表的研究质量报告《2015年度澳大利亚杰出研究报告》(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2015 National Report)里,悉尼大学100%学科“高于世界水平”,或“远高于世界水平”,排名澳大利亚第二。
悉尼大学的科研竞争力在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最新公布的评估结果中排名世界第41位,澳大利亚第一,在2014年度由国立台湾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科研论文表现排名,悉尼大学排名世界37位,澳大利亚第二,根据土耳其中东理工大学的学术表现大学排名(University Ranking by Academic Performace)2014-2015排名,悉尼大学排名世界第30位,澳大利亚第二,在2014年度USNEWS的世界排名里,悉尼大学排名世界45位,澳大利亚第二。
悉尼大学是澳大利亚培养最多高净值人士的学府。经统计其个人净值超过三千万美元的校友为247人,在除美国以外的全球大学中排名仅次于剑桥大学与牛津大学和伦敦政经学院,排名第五。2012年美国《纽约时报》对全球2500个HR部门和2000位企业的CEO发出了问卷,让他们排名选出他们最想招聘的毕业生所来自的大学,悉尼大学名列全球第49位。2013-2014年度英国《金融时报》管理硕士排名中,悉尼大学商学院排名世界第49位,亚太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