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语: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又译澳大利亚国家大学,简称ANU),于1946年创立,是一所位于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堪培拉的研究型国立大学。它同时也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澳大利亚八大名校(Go8)、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以及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的盟校之一。是澳大利亚唯一由联邦国会特别立法创建的“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大洋洲具特殊学术地位,澳大利亚五大国家级科学研究院有四座位于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科学院(AAS)、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AAH)、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ASSA)和澳大利亚法律科学院(AAL)。校园四周还坐落着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CSIRO。校内学者获选为澳大利亚联邦院士人数更超过270名,居所有澳大利亚大学之冠;而英国皇家学会的成员人数亦是澳大利亚第一。杰出校友包括了六名诺贝尔奖得主、两名澳大利亚总理、十二名现任联邦部长与三十名现任大使等。
校史
20世纪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创立是依据澳大利亚国会通过的专案法。该法案由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班·奇夫利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战后重建委员会主任John Dedman所共同提出,并得到了反对党领袖罗伯特·孟席斯的全力支持,顺利于1946年8月1日获得通过。创校宗旨,在于建立一所顶尖的研究型国立大学,以提升澳大利亚的整体学术研究实力。ANU也成了澳大利亚唯一由联邦国会立法设立的国立大学,不同于其它澳大利亚公立大学皆是由各地州议会立法设立。ANU成立后,大批杰出的澳大利亚学者们开始陆续加入ANU的创建行列,其中包括了在雷达开发与核物理领域中赫赫有名的Mark Oliphant爵士、青霉素的发现者霍华德·弗洛里,弗洛里男爵、历史学界的大师Keith Hancock爵士和著名的经济学者Herbert Cole Coombs爵士等等。创校初期,ANU致力于尖端科技的研发,并且只招收研究生。直到1960年将当时隶属于墨尔本大学的Canberra University College并入,才开始招收大学部学生。1979年创立ANU Enterprise,负责事业单位的营运,例如:科研专案承接、精密科学仪器生产等等。
21世纪
ANU医学院大楼在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堪培拉的城市规划蓝图中,ANU主校区不仅仅是一般大学校区,同时也应规划设立ANU医学院和ANU附设医院。2001年4月,经过长达八个月的公共辩论和政府会议讨论,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挹注ANU成立澳大利亚第12所(世界第896所)医学院。经过几年发展,ANU医学院现已在澳大利亚的医学院中名列前茅。2020年发展策略[编辑]在2011年9月,ANU校长宣布为期十年的新校务发展计划。依据此发展计划,未来十年ANU将致力于提升学术研究(Research)与教学(Education)品质,并积极强化其在澳大利亚与亚太地区公共政策智库(Public Policy Resource)的角色。进而于2020年前将ANU定位并塑造成不仅是澳大利亚国家的(National)大学,同时也是最好的(Finest)大学。经过长达七个月的规划与讨论,细部计划与短、中、长期执行策略皆于2011年9月22日公布于ANU官方网站。
校徽、校训与权杖
ANU旧标识(Logo)ANU校徽以蓝色盾为底;纹章象征南十字星座光辉下的澳大利亚联邦;中间的回力镖(Boomerangs)图腾,代表着国家权力的核心:澳大利亚国会大厦;水波纹则带有太平洋与大洋洲的含意。校徽下的拉丁文格言则是校训:Naturam Primum Cognoscere Rerum(拉丁文,意思为: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中文译:从认清事物的本质开始)。此校训是源自于罗马共和国哲学家暨诗人卢克莱修的诗句。
2011年初开始,ANU推行采用新的白底标识(Logo),逐步取代使用多年的旧款方格状大字标识。新标识的设计概念为简化风格,强化标示的魄力和清晰度,并改变字体与用色,主要目的在于让它于运用上能够有更高的灵活性。
权杖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内有一柄传承自英语世界最古老大学的银白色权杖,象征其历任校长与校监之学术权威。此权杖是在1950年由英国牛津大学献赠给ANU,与该校的牛津权杖(Oxford mace)完全相同,是由十八世纪金匠Benjamin Pyne以黄金打造而成。其所散发出的洁白光辉,乃是由于外层镀上的一层白银。在毕业典礼等重要仪式上,可见到这柄权杖。由执杖吏(Esquire Bedel)负责持杖,引导学校行政高层与校务委员会的成员进场和离席。在学位授予的仪式过程中,此杖会被安置在校长座前镶有ANU校徽的杖架上。权杖顶端,则必须对向台前的学位颁布者:校监.
校监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历任校监(Chancellor)皆由德高望重的政要名流或学者出任。过去也曾由诺贝尔奖得主和卸任澳大利亚总理担任。除了主持校务委员会外,校监亦在毕业典礼上负责主持学位颁授仪式。现任校监为Gareth Evans(2010-),曾任澳大利亚工党党魁;澳大利亚联邦参议院议长、司法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联合国秘书长顾问;国际危机组织执行长;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会议(APEC)发起人与第一届APEC部长级会议主席;东南亚国协(ASEAN)区域论坛发起人;御用大律师;曾获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勋章和联合国奖章等;英国牛津大学荣誉院士、剑桥大学期刊编辑顾问、美国耶鲁大学与史丹佛大学顾问等等。
学院架构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现阶段包含了七大学院(Colleges)。学院底下设有研究院(Research Schools),研究院除了进行学术研究外,也肩负研究生和大学生的教学。学院另下辖学群/教学学院(Schools)则以提供教学为主。有些学院还设有研究所/学会(Institute)和智库中心(University Centres)担任联邦政府智库角色,仅专注于学术研究。
ANU高阶研究中心与学院附设智库中心等校内研究组织,会依照联邦政府需求或研究需要而进行不定期的整并或新设。最新的ANU学术架构请参阅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官方网站:ANU详细学院学术架构或ANU学院架构。
ANU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欧洲研究中心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欧洲研究中心(ANU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ANUCES),隶属ANU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由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和ANU共同成立。2011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José Manuel Dur?o Barroso)到澳大利亚访问期间,特地安排前往ANUCES访问并举行公开演说。
澳大利亚国家辞典中心
澳大利亚国家辞典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Dictionary Centre;ANDC),是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牛津大学于1988年共同成立,合作研究澳大利亚英语,成果委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澳大利亚英语字典。
ANU是亚太地区的语言学研究与教学之重镇,2012年在世界大学语言学领域排行第9名(参考条目:语言学领域大学排行列表),包括标准汉语、广东话、蒙古语、台湾南岛语、日语、韩语、泰语、马来语等等;ANU也是自然语义理论(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NSM)学派的大本营。
ANU亚太学院
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
2010年5月,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投入1.11亿澳币,在ANU内成立澳大利亚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ANIPP);此学院汇集了澳大利亚最顶尖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学者。ANU在2012年4月宣布改组成立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Craw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以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为蓝本,整合原先的克劳福德经济与政府学院和澳大利亚国家公共政策研究所(ANIPP)。此国家文官学院肩负了澳大利亚高阶公务员培训、进修和联邦智库等任务。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共政策院士。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共政策院士(ANU Public Policy Fellows),是由ANU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附属之公共政策学会(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进行审核并授予任何在公共政策相关领域有杰出贡献或影响力之学者此荣衔,院士来自ANU各学院,横跨各种学术领域。除了学者外,杰出的澳大利亚公职人员亦有机会成为院士。2012年中旬,公布了首届院士名单。公共政策院士们会有定期的聚会交流与公众论坛活动。
亚太政策学会
亚洲与太平洋政策学会(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ociety),成立于2012年七月份,是全球第一个以亚太地区为主体、跨国界与跨学科领域的公共政策学会。会长由ANU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兼任,旨在建立一个让国际学者与政策制定者们可以共同参与的学会,并成为重要的沟通和交流管道,以进一步促进亚太地区之整体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发展。此学会同时规划成为重要的国际发表平台,将编审学术期刊《亚太政策研究(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预计2014年上半年创刊;建构亚太地区的公共政策学术主流,并与最新的国际思潮接轨。学会亦将主办亚太政策学会年会,首届年会订于2012年九月初于澳大利亚首都特区首府堪培拉举行。
中华全球研究中心
中华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CIW),是当代研究中国与全球战略的重镇,隶属ANU亚太学院。2010年4月由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宣布联邦政府出资5,300万元澳币成立,并在ANU校内建造专属研究大楼;同年6月,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共中央党校校长的习近平安排前往CIW访问并举办赠书仪式,以表示支持和重视。共赠送881种、1723册相关书籍,外加60多万种中华研究相关电子书。
ANU商学与经济学院
商学院简史。国立管理学研究生院(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NGSM),曾经是ANU最主要的商学院(Business School),1994年创立后一直以企管硕士(MBA)闻名于海内外。2006年ANU进行全校学院架构改组,NGSM与原本的经济学与商务学院(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一起并入新成立的ANU商学与经济学院(ANU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CBE)。2011年底,CBE提案经校务委员会审核同意,进行组织再造,将其下辖的四个学群(Schools),全部升格并改名为研究院(Research Schools)。
精算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是澳大利亚四所能提供完整精算专业课程的其中一所,也是唯一被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Institute of Actuaries of Australia)认定有资格授予精算学学士(Bachelor of Actuarial Studies)和精算学硕士(Master of Actuarial Studies)学位的大学。
ANU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ANU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National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NCI),由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共同投资。
超级电脑Raijin:2013年启用,现役南半球和大洋洲最先进的超级电脑,命名为日文中的雷神(Raijin),由ANU负责运作管理。
超级电脑NCI:运算能力曾名列全球前500大超级电脑中排行第24名,由ANU负责运作管理。
超级电脑Vayu:前大洋洲最先进的超级电脑,由ANU负责运作管理。
ANU法学院
ANU医学、生物暨环境学院
ANU自然科学暨数学学院
ANU校内的抛物面太阳能聚光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被视为是核聚变科技的发源地。核聚变程序于1932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马克?欧力峰爵士(Mark Oliphant)发现;随后于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成立了全球知名的等离子核聚变研究机构(Fusion Plasma Research)。ANU校内的等离子核聚变研究设施(Plasma Fusion Research Facility)H-1NF是全球核聚变与等离子研究的重镇,目前也是南半球唯一的核聚变研究设施。澳大利亚国家公众意识科学中心[编辑]澳大利亚国家公众意识科学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CPAS),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众多研究中心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与据点。以科学传播(Science Communication)闻名。
校园环境-阿克顿主校区
ANU医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主校区位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阿克顿(Acton)社区,校园总面积约150公顷,超过200栋建筑与10,000棵树木,邻近黑山(Black Mountain)、伯利·格里芬湖(Lake Burley Griffin)与堪培拉市中心。ANU校园内设有银行、邮局、书店、药妆店、贩卖部、咖啡屋、小酒吧、餐厅、旅行社,坐拥南半球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另备有完善的体育设施、学生医疗中心、画廊、博物馆、音乐厅等。此外,堪培拉座落众多的国家级文化和学术机构,如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澳大利亚科学院(AAS)、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ASSA)、澳大利亚国家植物园、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澳大利亚国立影片与声音档案馆、澳大利亚国家生物标准实验室、澳大利亚地质调查组织(AGSO)、澳大利亚犯罪学研究所(AIC)、澳大利亚战争纪念馆、国家肖像美术馆、堪培拉博物馆暨美术馆和国家首都展览馆等等。ANU与这些机构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合作。
ANU人文学院分支校区
赛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座落在标高海拔1165米,位于瓦伦本哥国家公园内。
斯壮罗山天文台(Mount Stromlo Observatory)。
科龙海岸校区(Kioloa Coastal Campus),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南海岸的小型分校区。
北澳研究单位(North Australia Research Unit),位于北领地达尔文市的小型分校区。
偏远乡村医学院(ANU Rural Clinical School),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方的偏乡。
临床医学院(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与澳大利亚首都特区的两大医院合作设立(堪培拉医院和Calvary医院)。
博物馆
ANU Drill Hall 美术馆(University Drill Hall Gallery)
ANU 艺术学院美术馆(ANU School of Art Gallery)
ANU 古典博物馆(ANU Classics Museum)
澳大利亚国立博物馆(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非ANU附设博物馆,但座落于ANU校园南端伯利·格里芬湖畔。
学校宿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目前一共有九座附属学生宿舍(Residential Halls and Colleges),其中八座位于主校区,一座位于挪斯本大道(Northbourne Avenue)。此外,当中的两座住宿学院(Residential Colleges)拥有独立的自治权暨申请者筛选程序。有些宿舍附食堂并供餐,住宿费用较高;有些宿舍则不供餐,但提供自炊的厨房设施。UniLodge则是采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BOT)的新建学生宿舍,2026年将由ANU收回管理权。
ANU校内宿舍(On-campus):
Burgmann College - PG Village(独立住宿学院)
John XXIII College(独立住宿学院)
Bruce Hall - Packard Wing
Ursula Hall - Laurus Wing
Burton & Garran Hall
Toad Hall(限年满24岁之研究生或荣誉生)
Graduate House(仅限研究生)
University House(仅限博士生)
University HouseANU校外宿舍(Off-campus):
Fenner Hall
Griffin Hall(虚拟社群)
University Gardens(临近Belconnen, 澳大利亚首都,属于UniGardens Pty管理
ANU委外学生宿舍(UniLodge):
UniLodge Davey
UniLodge Kinloch
UniLodge Warrumbul
UniLodge Lena Karmel
Academie House
图书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图书馆隶属于ANU资讯部门(Division of Information),创建于1948年,至今总藏书量和规模在亚太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由于众多丰富的馆藏无法容纳于单一建筑,所以ANU校方将图书分散于校内的四座主图书馆与其它分馆中,但皆由ANU总图书资讯系统进行整合管理,可在任一分馆借、还所有馆藏。ANU图书馆与世界各国顶尖名校、国家图书馆皆签有合作协议,可为教职员和学生以限时快递的方式,向这些图书馆调阅研究资料或拷贝文献副本,供学术用途。
奇夫利图书馆(J. B. Chifley Building):主要负责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图书收藏;馆名为纪念前澳大利亚总理约瑟夫·班纳迪克特·奇夫利。
孟席斯图书馆(R. G. Menzies Building):主要负责国际关系研究,以及特殊经典的珍藏;馆名为纪念前澳大利亚总理罗伯特·孟席斯。
汉考克图书馆(W. K. Hancock Building):主要负责基础科学、数学、历史学和科技领域的图书馆藏;馆名为纪念澳大利亚历史学大师Sir William Keith Hancock。
法律图书馆(Law Library):主要负责法学领域的图书收藏。
埃克尔斯医学图书馆(Eccles Medical Sciences Library):主要负责医学领域的图书收藏;馆名为纪念澳大利亚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翰·卡鲁·埃克尔斯。
艺术图书馆(Art Library):各式有关艺术领域的馆藏,包含书籍、光碟、胶卷、展览分类、影像带、期刊与杂志等等。
化学图书分馆(Chemistry Branch Library):主要负责化学领域的图书收藏。
地球科学图书分馆(Earth Sciences Branch Library):主要负责地球科学、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的图书收藏。
音乐图书馆(Music Library):主要负责音乐艺术领域的影音档案和文件收藏。
学术评鉴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被认为是澳大利亚和南半球的学术殿堂;在全球约两万所大学之中,ANU于各主流大学排行榜皆稳居世界前一百大。
国际合作和联盟参与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与全球上百所大学签有学术合作协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史丹佛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中国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华民国(台湾)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国立台湾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并与各地名校合作,提供学生海外学习与观摩机会。ANU更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澳大利亚八校联盟(Go8)、大学天文研究协会(AURA)、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PRU)以及东南亚高等教育协会(ASAIHL)的盟校之一。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美国耶鲁大学、加州柏克莱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中国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ANU与上列九所,世界各地区的著名学府皆有着相当密切的学术交流与联盟伙伴合作关系。
知名校友
鲍勃·霍克:第23任澳大利亚总理
陆克文:第26任澳大利亚总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建校至今,已累积人数庞大的杰出校友与知名教职员[36]。除了各国政要和商业钜子外,还包括了六位诺贝尔奖得主、两位澳大利亚总理、一位日本亲王、多位澳大利亚科学院(AAS)院长、各国大学校长和澳大利亚首席科学家;数十位澳大利亚国会议员;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法官、政党党魁、各州州长、各州总督;多个领域的杰出学者和科学家等等。
学生组织
ANU学生会(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Students' Association;ANUSA),负责代表ANU大学部学生出席校务和政府会议。
ANU研究生协会(Postgraduate and Research Students' Association;PARSA),负责代表ANU研究所学生出席校务和政府会议。
ANU学生联盟(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Union),非营利性质组织、委员会制,负责校内餐厅和商店的招商与管理;协助各类学生社团运作。
ANU发言人报(Woroni),Woroni本意为澳大利亚原住民语:发言人(Mouthpiece)。